各界犬友来信
【回各界犬友来信

 

历史的镜头

 

古照中台湾犬身世之谜---啸五峰血系的神韵

台湾泰雅族的狩猎
 

这张照片能够被发现,其实是很偶然……

    一年前,因为找资料,调阅数本关于台湾生物发现史,包含《兰阳三郡动物志》、《花莲动物志》,介绍宜兰、花莲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虫类、鱼类等生物发现年代与人物的台湾自然史书籍,增加不少相关的知识,找到想找的资料后,书本也就归建了。
    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同是饲养台湾犬与喜欢野生动物的朋友来访,基于我们每次在聊天过程中,总是能激起不同的火花,便拿这些书与分享讨论里面的内容,翻着翻着......朋友在介绍日治时期日本学者所记载,有关于他们所发现的动物部分,看见一张约名片大小的原住民图片,朋友突然说:“这里怎么好像有只狗?”其实这书的照片我早就仔细看过了,因为也喜欢台湾犬,虽然说这次找资料是要看其他种类的野生动物,但对于这类的古照,都不免都会多看两眼,看有没有台湾犬的踪影,那怕是一只脚、一条尾巴或是仅有一点轮廓的身影。
    听朋友这么一说,心中不禁大起怀疑,明明都仔细看过了,难道是我老眼昏花......?将视线落在朋友所指之处,我说:“哪有,什么都没有阿?”,朋友笑道:“有阿,在这里!”,我又:“没有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干脆把书拿过来仔细地毯式搜索,依旧没有,难不成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人才看的道?就这样盯著书本许久后终于被我看到,哈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都怪这只狗“隐藏”太好了,书籍年代久远泛黄剥落,书中图片只有名片大小,加上黑白色调的背景跟狗的颜色几乎一样,只有头部一小部分露出来,难怪找不到,闲暇之余也会找些相关的书来看,不管是大家看过的,常被引用的,或是甚少甚至从未被提起台湾犬照......看过许多有狗出现的照片,但有些图片中的狗不是是幼犬难以推断、就是血统混杂者、再不然就是太小只,在照片中只有芝麻点大,最多的是没看到脸部、年代久远模糊不清、拍摄者不明,不然就是角度不好,看不到特征,说实在的,能看的清楚的照片实在没几张,难怪被引用来引用去总是那一两张......。
    仔细瞧瞧,视线刚对上这只台湾犬的头部时,不得了!照片很清晰,角度很好,特征很清楚,有一种原始、独特的味道,一切很自然,好像就是摄影者在按下快门的时候它因为好奇使然突然把头伸出来一样,一点也没有刻意入镜的感觉,可惜本书并没特别对照片拍摄地点年份作说明,图片也非常的小。

 
寻找书籍资料

    因为这本《兰阳三郡动物志》是近10年前所出版,这张照片极可能是引用自其他书籍资料。于是,从这本书的文献找到下本书,再从下本书的文献找到下下本书,循线追查下去......,果然发现这张图片是引用自一本日文所著日治时代动物学研究非常有名之学者─鹿野忠雄所著之论文─《动物学杂志》的《台湾产哺乳类研究的分布及习性(二)》。提到鹿野忠雄,在生物学、人类学、及地理学等研究领域,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定得介绍,以表敬意。
    鹿野忠雄(1906~1945),日治时期的博物学家、昆虫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人类学及地理学家,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对台湾的研究上,是启发近代台湾动物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十九岁(1925)来到台湾读日本高校,在这段时间时常一个人到台湾的深山地区采集昆虫,与原住民登山并进行民族学调查,学习原住民语言而和原住民朋友可以打成一片,常常为了爬山顺便访查原住民、昆虫、动物、地质等,去山区一去就几个月而不见人影,甚至“太专心”,最后因此被“留级”,而延后一年毕业。因为把时间都花在台湾深山野林之中,几乎都不在教室,是一个除了理论外,非常注重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的学者,例如台湾有冰河遗迹(雪山圈谷)就是他登雪山时所发现,一生为台湾的生物学界、人类学界与地理学界留下丰富的学术资产,除了学术研究,更用优美的笔触描述当时甚无人迹、云雾缥渺的台湾高山景象,台湾三大高山文学之一的《山.云与蕃人》便是他的作品。二战爆发前,完成冰蚀地形与台湾生物相的“大调查”,可说是把一生都花在台湾研究的“全才型学者”。因为当时日据时代,为调查原住民相关风俗习性,所以学者会到部落观察并访谈,以文字和照片记录下来,藉由他的记载,可重现当年原住民出猎情况及原生的台湾犬,算是可靠性高、客观且科学的资料来源。
    其中,鹿野忠雄对台湾哺乳动物最著名的研究代表就是1929与1930年发表在日本动物学杂志41卷与42卷的《台湾产哺乳类研究的分布及习性(一)》、《台湾产哺乳类研究的分布及习性(二)》,引用1995吴永华所著-《被遗忘的日籍动物学者》文中对于这两篇论文的话:“....这是他从1925~1929年间纵情山林的田野经验。他将高山原住民对动物的知识融入其中,可说是了解台湾哺乳动物生活史的最佳原始资料,而鹿野忠雄是收集原住民经验的先驱者。”而第二篇论文《台湾产哺乳类研究的分布及习性(二)》,正是本文台湾犬照片的原始出处。

收录此照片的《动物学杂志》
昭和五年(1930)出版
八十年前出版内页早已泛黄老旧,零零落落

皇天不复苦心人,终于找到该篇论文,但不知古照是否真的在里面....

悬下心中大石,果然清楚并保存良好....

    刚开始为了找出这张照片的原始出处,希望原始资料有大张一点的照片,可以将台湾犬的部分看的更清楚,并且找到确切的年代,因此到图书馆几近寻宝似地绕了许久,终于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找到这本布满灰尘的论文集,虽然现在看没什么,有许多生物学的资料已随时间逐渐厘清,但在基础生物调查不明的年代,这篇论文是台湾初期描述哺乳类动物的“经典”之作,拿出来满是灰尘,打开来可说是残破不堪,页面泛黄不说,许多页因为时日以久已经脱离书本,零零落落,当真是断简残篇也不为过,一页一页翻,每翻一页就期待看到要找的那张原始照片,也害怕期待落空。终于,翻到了,是一张有普通照片大的照片,夹杂在论文的内容中,里面的台湾犬比后世《兰阳三郡动物志》中所引用的清楚不少。书末,清楚记载出版日期为昭和5年(西元1930年)。虽然论文本身并没有直接说明照片拍摄日期,但经由论文集出版的日期推测,照片拍摄的日期一定早于1930年。1930年,民国19年,距离今年足足有80年的历史,是日本统治台湾的第35年,距离1979年日本人来台调查台湾犬始知台湾犬已经这么稀少、台湾犬已经濒临绝种有50年光阴的年代,一个连北、中、南横三条军用公路都还没开通的时代,一个连军用犬还没深入台湾山林深处的时代......。

各位看官,不知您是否有看到今天的主角吗?

       根据照片介绍,日文タイヤル是指泰雅族,此台湾犬应是居住台湾北部山区泰雅族的犬只,当时刚打到两只猎物,分别是台湾长鬃山羊(左)与山羌(右),为了记录当时的风俗,摄影者照下这个画面,里面有五个人,四支猎枪,两只猎物一只狗;因为拍摄者是日本人,是陌生人,也可能是拍摄的姿势与气氛不同于平常打猎与生活(以前相机非常稀少,更别说是日治时期的深山之中),还有两只猎获的猎物在前面,台湾犬的本性就是会看守猎物,尤其有陌生人出现在前面,所以这只台湾犬正在警戒,因此,两只耳朵互相靠近,向前竖高,呈现专注态,显得两只耳朵间距变得较小,不像很多照片是在犬只放松或是没这么专注前方的情况下所拍摄,故显得头顶两耳间的圆弧长度很大,所以说两耳的距离、头顶圆弧长度并不是一成不变,会因时因地制宜。再者,照片有时会骗人,两耳的距离、头顶圆弧长度与其他特征除了主要受动物本身情况影响外,也受拍摄掌镜的角度所影响,甚至没有可以变成有,有也可以变成没有,以致于平常浏览古照近照,都会考虑是不是有拍摄的因素在其中,看着这张照片,可知道台湾犬具备警戒性很强之天性。
    鹿野这篇论文发表的目的纯粹是介绍台湾的哺乳类动物,放这张照片的用意为介绍在那个生态调查缺乏、物种分布不明的时代,藉由原住民出猎后的收获图来告诉大家台湾确实有长鬃山羊与山羌存在,主角不是人也不是狗,狗只是自己入镜附带被发现的而已,可说“最抢戏”的配角。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或许是追根究柢的好奇心使然,为了知道是北部哪里的台湾犬,将书架上的传记《鹿野忠雄》拿出来,一页一页看,将鹿野忠雄1930年之前高山行脚足迹所至全部列出来(斜体为泰雅族活动区域),包含:

1925

19岁的鹿野忠雄来到台湾多次前往台北近郊若干次,如:
乌来、阳明山、霞喀罗(今新竹五峰乡内)

1926

3月 南投信义乡布农族巴库啦斯社、阿里山邹族达邦社

 

4月 玉山、苗栗县三义乡、大湖乡、雾社→合欢道路→立鹰、八仙山

 

5月 恒春

 

7月 罗东→埤亚南越岭警备道→雪山(第一次)→大甲溪

1927

1月~3月 乌来*16次

 

3月底 大武山排湾族部落

 

5月 花莲铜门→能高越岭→雾社→松岭→梨山→谷关

 

6月 回台北;7月 八通关

1928

7月 阿里山、卓社大山、能高主山、奇莱主山

 

8月 立雾溪、中央尖山、南湖大山、雪山(第二次)、雾社
   
埔里与雾社间山区、布农族卓社群Kato社

 

秋天 雾社→合欢山→合欢东峰北峰→毕禄山→慈恩溪→花莲、北大武山

1929

秋天 台东阿礼部落

 
    以上所列都有书可考,通常不是几天来回,以当时的交通,每次出去至少都好几个月,可见鹿野投注于台湾山林的时间何其的多,执着于学术的精神值得敬佩。

作科学讲求证据,有几分证据说几分的话,而生物表现因为同时受遗传及环境之影响,因素复杂,除了大胆假设外,更需要仔细求证......,这张照片有几项确定的地方:

一、台湾犬的头部拍摄角度与清晰度都很好

二、拍摄时间明确,至少在1930年之前 (距今至少80年以上)

三、有相关资料可从旁佐证

    由生物学角度来看,台湾因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五分之四都是山地,所以很容易把一个物种、一个族群隔离开来,同一个物种被分隔成两地或数个地方,不能有基因上的交流,只能与同一区域的个体配对,但这个地方族群个体就这么多,基因也就这么多,久而久之配来配去都是在同一个圈圈里交换基因,甚至有近亲之虞,因此就会产生一些可能是生理上或形态上的小变异,这些变异有的适合这种特殊的环境,有的不适合,但不适合者因为不能存活,也就不会见到其后代,所以最后都是适合此环境的变异,时间更久小变异累积越多就可能形成新亚种,甚至是新种,这就是种化的机制;其中地理的隔离是种化非常重要的因素。最容易造成种化的地方就是地理隔离最严重的地方,尤其是高山与岛屿。台湾,因为有多样性的地形,山与山之间的隔阂好比汪洋大海上的小岛与小岛,难以跨越,所以同一个族群的生物就走上各自演化的不归路,造就特有种(全世界只有台湾有)比例很大,举世罕见的生物多样性。
    这是自然的现象,之前介绍过的山椒鱼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栖息于海拔3000公尺左右的高山,行动缓慢,难以互相碰面,更别说是交配,自冰河时期以来以各自演化出不同于其他山脉山椒鱼的特征,形成五个特有种类。尤其台湾多高山深谷,随便想要到眼前300公尺远的另一个山头要先下切2000公尺在上切2000公尺才能到达,虽不如山椒鱼明显,也没要到达种化的程度,但台湾犬既然是半野生状态生存于山地部落间,自然应该会被此机制影响,适合当地环境的基因、结构、生理、行为会经由淘汰而流传下来,各地的环境、地理情况不同,所以应该有各地的微小差异,例如台湾犬可分为高山犬与平地犬,高山犬又分泰雅犬、布农犬,各自有适合他们生存的特征。所以说台湾犬以前各地有各地的不同与地方性,小地方趋向一致化,大地方趋向多样化─邻近几个村子的台湾犬越来越接近,但与一个山脉之隔的另外一群村子就有越来越大的差异,理论上不同地方不同的样貌外观应该是很合理的一件事,也是很容易想像的一件事,如果台湾岛全部台湾犬都长得完全一个模样反而很奇怪呢,如著名的赛夏七犬图,七只狗长得如此相像,猜测说不定是同胎所生或是同村的犬只互相交配所生,区域性相同化的结果,这样的话能够代表当时台湾岛所有的台湾犬吗?藉由各地照片的出现或许可以告诉我们不一样的面貌,告诉大家台湾犬理论上应该并不是只有一个样子,即使有细微的不同也应该是在正常范围之内。而近年的相关制度去芜存菁,经过人为的筛选,早已破坏自然的选择,规定一起往某个方向发展,最是珍贵几千年长久累积的多样性就慢慢流失掉了,甚至只注重外观不注重内在,那台湾犬难能可贵内在习性、行为表现、那种野性也将走向消失。

放大近照。看这张时可退远一点看见较清楚的台湾犬
台湾犬的神韵

    小时候曾经养过只虎斑台湾土狗,因此对台湾犬有种特别的感情,对于台湾犬充满兴趣,很想找只血统、功能、表现各方面优秀的犬只,这是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的理想也是梦想,所以对于选择很重视,在一个机会之下,上到啸五峰台湾犬保育中心的网站,发现内容丰富,详细介绍台湾犬的许多基本资讯,追踪、探讨、育种、求证的复育的心路历程与保育现况,还有众多犬友的回文与照片可兹欣赏,最特别的地方是完全没有口水与广告,没想到竟变成日后几乎每天浏览的地方,总是想看看有没有新的资讯出现,可能许多犬友也是这样吧!虽然个人对台湾犬的认识与了解不算深入,却也知道台湾犬的世界非常复杂,比其他所见的外国犬种还要乱,各方有各方的说法,混乱不一、莫衷一是、良莠不齐,所以平常也不太随意参观犬舍,深怕被混乱不明的观念所囿,对于选择台湾犬一事更是颤颤惊惊、如履薄冰,毕竟养狗是要养它一辈子,爱它也是要爱一辈子,一开始寻找就要找优良品质的台湾犬,因此除了各方不管是报章书籍报导或网路搜寻等现有的资讯,自己也会到处寻找资料,顺便过过挖宝的瘾,看到这张照片,觉得这是很难得很难得可兹佐证历史的珍贵镜头,藉由这张陈年照片的出现,发现这只台湾犬的外型与啸五峰血系的犬只非常神似,有啸五峰台湾犬的那种神韵、那种气质,跟心中所以为的台湾犬很是相像,这是一个见证,更增加对啸五峰血系台湾犬的信心。
    再者单就照片看来,一只狗配合猎人就打到两只中大型哺乳类动物,说明台湾犬有适应台湾本土山林的优秀性能,也说明狩猎等内在表现是台湾犬古老基因中除了外观之外应该也被注意到的特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身本固,才可以源远流长,因为就是狩猎,它们才被流传下来,是台湾犬以前在原住民手上活跃于山林的时代时,能保留至今的主要因素;台湾早期农业社会农人以牛耕作,所谓:“锄和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农夫对于牛只就如亲人一般,为感念其辛劳,这也是现在社会转变有许多人不吃牛肉的主因;平地牛只情况如此,山地部落台湾犬亦然,它是以前原住民狩猎时不可或缺的伙伴,猎犬的有无好坏影响着狩猎的成果,基于环境负荷力的关系,部落通常不会饲养太多而以小数目存在,在原住民朋友眼中,台湾犬在生存所需上所扮演脚色就如家人般,可说是赖以为生寻迹猎兽的最佳伙伴,试问这种情况下外貌算什么?功能才是定论所在。故在以貌取狗之外,更应重视无法短时间判断之犬只内在行为表现,当然,最终他们还是活生生的生命,应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尊重它们,并非只是玩具可以任人繁殖玩弄与利用,即便是一般的狗或米克思也一样……
历史有连续性,古照中台湾犬的猎性有它迹象所在,蛛丝马迹可寻;历史有循环性,所谓以古为镜,可知兴替,经过时代对于放荡不拘,身处深山野林台湾犬的纷纷扰扰,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到了现代,如有幸还可以见到,犬只猎性与内在行为表现应是一例活生生的反证;历史无时间保留性,台湾犬的行为表现稍纵即逝,无法找一只几百年前的狗来实地验证现在犬只表现是否相符,时代不同无法比较,但藉由照片已定格的分秒,无可辩驳的历史镜头,所传达的内在外在总总细节,或许可以为众说纷纭的台湾犬作一个参考。

最后再来一次完整的全景吧 !

    若不是这只“最抢戏”的配角太会隐身了,运气不好的话一定会看走眼,在此给同是喜爱台湾犬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欣赏;最后感谢历史留下资料,并且对刊出发表此照片的鹿野忠雄博士、出版此论文集的日本动物学会、发现并互相讨论的友人前辈们一并感谢,当然,还有本文的主角──古照里的台湾犬;没有很多因缘际会(一开始的偶见、花了很多时间循线寻找,有幸能找到的古书原文、朋友的提醒、前辈的鼓励、其他相关书籍的出版可以玆比对以及“它”的探头探脑)就不会写出这篇小文……

   

维林  2010.08.17

 

PS.
※本文所贴之“泰雅族的狩猎”古照皆翻拍引用自日本动物学会1930年出版之第四十二卷四九九号《动物学杂志》台湾产哺乳类研究的分布及习性(二)。

参考资料:
1.《动物学杂志》台湾产哺乳类研究的分布及习性(二)
2.《鹿野忠雄》
3.《兰阳三郡动物志》
4.《被遗忘的日籍动物学者》
5.《雪霸国家公园日据时代雪山地区生物资源研究文献汇编与经典论文 
   
之翻译研究》
6.其他……

 

 

 

请尊重智慧著作权,谢谢合作。